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陈景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李洼经过?”

    “回老爷话,昨日进城拉货是经过了李洼”

    “经过李洼时大约是什么时辰?”

    “这去时大约在辰时,回去时大约在酉时。”

    “李洼前那具死尸可是你丢的?”

    “这”两边又助威一声:“说!”

    “回老爷,是小民。”

    “好,痛快!其望,老爷已去过现场,死者系头部掼钉而死,老爷已经查明,这已不用细问,我且问你,死者哪里人氏?姓甚名谁?”

    “回老爷,小的不知道。”

    “嗯-”

    “大老爷,小的不敢撒谎,小的确实不知道。”

    “那你为何要害死他?”

    其望一听此言,吓得面色如腊,忙往前爬了半步:

    “大老爷,小的冤枉!那死尸不是小人所杀。”

    “既然不是你杀,那么,死尸从何而来呢?”

    “回老爷话,当时我刚出城不远见他东倒西歪,后来倒在地上,我看四周无人,怕他冻坏了身子,趁空车捎他一程,准备到前边村庄交给个人家。当时,小的是一片好心,并无半点恶意,谁知到李洼时,他就死啦,人命关天,我怕受连累,打算一走了之,没想到还是被老爷知晓,只得实话实说,我丢下死尸是事实,要说凶手是我,这是万万没有的事,请老爷明察!”其望结结巴巴的说完,叩头如同鸡餐碎米一般。

    “胡说!”县令惊堂木一拍“死者头部被掼铁钉,足以致命,哪还能东倒西歪后才倒在地上?分明是一派胡言!”

    “大老爷,小的不敢胡说,句句是实啊!”

    “句句是实?好,我再问你,既然你一番好心将他扶上驴车,却又为何将他两腮割去?”

    “这更无此事。”

    通过一番问话,乔县令脑海里已形成了这样一个轮廊:其望便是真凶,如说凶手不是其望,根本无法否定,死者头部被掼铁钉,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怎能东倒西歪走几步才倒下?分明是抵赖之词,但据抓捕其望回来的衙役所说,其望并没有仇恨较深之人,看来其望也或许不认识死者,可素不相识为何要杀害死者呢?

    乔县令暗思一番,心想其望家境贫寒,定是发现了死者的钱财,才起杀心,想到此,乔县令又一拍公案:

    “嘟!大胆其望,老爷一向断案如神,绝无冤屈之说,定是你家境贫寒,财迷心窍,谋财害命,是也不是?”

    “青天老爷,如此说法,实是屈煞小人了,小的自幼心慈手软,哪会有什么谋财害命之心”

    其望结结巴巴,后来竟说的语无伦次。

    “哼!”县令勃然大怒,把脸一沉,惊堂木一拍“大胆!无赖刁民,光天化日,乾坤朗朗,竟敢行凶杀人,如今来到公堂之上,还顶嘴狡辩,推三阻四,据不认账。须知道人身似铁,王法如炉,哪容你抵赖不成,不动大刑,料你不招,衙役们!”

    “在!”

    “大刑伺候!”

    “是!”

    此时的其望已经冷汗淋漓,他虽然没尝过大刑的滋味,倒也听说过大刑的厉害,什么压杆、老虎凳;什么跪铁蒺藜、沿热鏊子、下油锅火海;什么拶指、挖眼、烙铁烙人。其望越想越觉得惨景可怕,暗思自己空有一番好心,却落得有苦难言,看来人世间哪有什么公道可讲!就今天而言:如忍屈招认定含冤九泉,实话实讲县老爷又全然不听,自己偌大年纪怎能经得起酷刑的煎熬,也罢,清贫的岁月已伴我过了五十三载,阳寿还有几何?富贵又在何处?与其受酷刑折磨而死,反不如屈招挨刀一死为快,这么将心一横,反觉得心情平静了许多。

    “大老爷,小民愿招。”

    乔县令见其望招供,摆手示意衙役们暂缓动刑,然后看看其望:

    “从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

    “小的是谋财害命。”

    县令心想:果然不出我所料。

    “为谋多少银两害人一命?”

    其望心想:我哪有银子?

    “回老爷的话,小的没图他的银子。”

    “胡说!不图钱财怎叫谋财害命?”

    其望心想,我说不图银子,县令爷又不相信。也罢,我家还有三两三散碎银钱,是我多年积攒的,我无儿无女,准备到临终之年买身衣服,从未敢动过,如今我将要离开人世,还留它何用,不如暂且顶挡一时。

    “大老爷,小的该死,没说实话,小的是谋了他三两银子。”

    “放在何处?”

    “现放在小的家中的破柜里。”

    “你为何将死者的两腮皮肉割下?”

    其望心想:哪有的事!又一想:事到如今,还分辨什么!不如胡编一通,速求一死为好。

    “小的是怕近处有人认识他,故而才割去了他的双腮。”

    又问杀人地点及一些与案件有关的事由,自然是其望胡编瞎造的应付,值堂书吏将录的供词让其望画了押,然后,乔县令将其望打入死囚,令地方将死者就地掩埋,差人去其期望家取来银子,案件也称得上是脏证俱全,县令连夜将案卷备好,天明差人申报大理寺。

    乔县令将此案料理就绪,倒背双手步入养心室,哪还考虑案件有无差错,回想起案结的顺利,一时兴起,竟挥笔賦诗一首,曰:

    人命大案入本县

    手到案结一瞬间。

    即是包公重复世

    也难趋步乔木前。

    写毕,复阅几遍,心甚愉快,哪知事情还有下文。

    案件了结,大堂恢复了平静,时光照样流逝,街市依旧繁华,而死牢内的其望心情却一反往常,自思好心救人倒引来杀身之祸,不期就要离开人世,命赴黄泉,不觉潸然泪下,怨恨世道的不公,好心不得好报;怀恨县令草菅人命,总之都无济于事。此时,其望万念俱灰,只有闷闷等待着死期来临,正胡思乱想间,狱官转说妻子周氏前来探监,其望倍觉心如刀割,夫妻相见,哭成了泪人一般。周氏回想婚后无子无女,夫妻间三十余载相依为命,如今却要生死相离,往后自己衣食住行依靠何人!再说丈夫为人本分,平时别人杀只小鸡他都不敢正视一眼,哪敢杀人害命!有心替夫叫屈,但乡村女流步堂口、闯衙门谈何容易?周氏越思越想,越觉得无路可投,也罢,不如先死一步,也免得后半生受世态炎凉之苦,遂向铁栏杆一头撞去,刹那间,脑浆逬裂,气绝身亡。其望一普通乡民,哪经得起着偌大的精神刺激,只哭得摇头跺足,痛不欲生,常言:“乐极生悲,悲极生乱。”其望悲痛到了极点,神志已不能自持,忽而大哭,忽而狂笑。其声其景,耳不忍闻,目不忍睹。狱吏见周氏死于非命,其望又成风魔,慌忙飞报乔知县。乔知县听后,不胜感慨。自思其望因杀人入监,或死或疯,罪有应得。只是周氏为夫全节而死,也算是贞烈之妇,遂亲拨帑银百两,在周氏坟前立贞烈碑石一块。

    至此,特奉吟打油诗一首,以戒乔知县与世人。诗曰:

    周氏贞烈从何谈?

    只为草率成奇冤。

    如能细追不敷衍

    真相大白又何难?

    冤魂入土不足叹

    可笑乔木枉为官。

    奉劝世间理案者

    万事且莫凭主观。

    细推此案:如访清其望平时心慈手软、为人本分,不难而知,他不能因三两纹银害人一命,再经一番细推细盘,使真凶露面何难之有?当然“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但当事者何尝该迷?即迷于当时,过后何不多思?看来,理案之中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如其不然,铸成大错,将抱恨终生,就其望一案,如不是后事巧合,冤枉何时得申?

    话莫烦琐,且说差人将案文呈报大理寺,不日,大理寺公文下,其文曰:

    印犯其望,谋财害命,伤天害理,法不容宽,理应诛之。望见文后,限三日内,将罪犯其望斩首市曹,以振法威。

    贵县一日未出,凶获案结,了人命大案,非平人力所能及。本院已奏明圣上,听候荣迁。

    大理寺批

    鬃年鬃月兹?

    乔知县将公文反复阅毕,置入公文橱,慢慢坐在太师椅上,回想自己年方三十已为七品知县,来日方长,定有鹏程万里之机。一连几案,均得大理寺的欢心,久后定能青云之上,如官运亨通,说不定还能做上什么阁老、宰相的。他越思越想,如驾了云雾一般,当即传令,后日午时,将罪犯其望暂置于市曹,衙役们跑前跑后,筹备行刑之事。

    行刑那日,正值郓城大会。早饭一毕,乔县令官服浩裹,端坐大堂,令衙役将其望推到堂口,宣读公文后,插上亡命旗,令人推押其望奔赴法场,众差役前呼后拥,铜锣开道,县令乘轿压后,传令衙役穿闹市而过,沿途之上,观看者你拥我挤,只恨街窄。

    却说那张欢,自那日半夜酒醒,返回家中。因酒气伤脾,竟染起一场病来,等病好后,又调养了几日。这日,张欢觉得烦闷难熬,口中发炎,心绪烦乱,心想:今日正逢郓城大会,何不进城一走,一来饱饱口福,二来散散心。其望想到此,胡乱取了些汪氏送给他的银两,带在身上,五鼓早起,踏上进城之路。

    到达城里,太阳刚出东山,赶会人大还没有来到,路两边只有些零乱的生意还没有开张。一路颠簸,张欢只走得饥肠辘辘,心想,不如先吃些酒饭再去闲耍。因此,他往前走了一程,来到一家酒店门外,张欢知道这是杜家酒店,本店杜掌柜自称是杜康三十代之后,实在可笑,此处的烤鸭,味道鲜佳,在郓城颇有名气,酒味倒也纯正,加上店中人精明强干,生意十分兴隆,张欢因囊空如洗,和此店已早无来往,今日有了银子,少不的要光顾一番。眼前的杜家酒店,门面一如从前,只是新添了副对联,显得别致了些。上联:“杜康酒名驰各地,”下联:“烤鸭菜味压山东。”横批四字:“香飘十里。”张欢见本店酒幌已经挂上,知道生意已经开张,便来到里边,捡副空位坐下,从身边取些银两,交付店小二,要了烤鸭一只,陈酒二斤,自斟自饮起来。杯空杯满间,不知不觉中,二两酒告罄,张欢这个酒色之徒,本打算吃饱喝足,早些离店,谁知一见了酒,便忘了一切。二斤酒入肚,觉得仍不足兴,又取些银子,让店小二再来一斤,慢慢细喝。张欢正喝的酣香,忽听得外边锣声响亮,热闹非常,忙问店小二:“外面何事敲锣,如此热闹?”店小二见张欢浓浓酒意,边照顾生意边随口应道:“县太爷今天要杀人,你不知道吗?”正要问杀什么人,见店小儿招顾生意去了,张欢心想:杀人!這热闹得去看看。按说张欢身负人命案,心理上应该回避官府,但今天因多喝了几杯水酒,晕糊糊哪顾许多,径直出了酒店,随人流竟奔法场而去。

    张欢随人流来到法场,酒劲已经涌上来,朦朦胧胧分开人群,好不容易挤到里边。看看斩桩上绑的那人,觉得面目熟悉,仔细一想,这不是那日把我扶上驴车的老头?当时我醉酒不醉心,他扶我上车时我还记忆真切,再细看一番,是他无疑。忙问两边的人:“这老头犯了什么罪,在此杀他?”旁边一多嘴人见问,回道:“谋财害命,唉呀,这老头真大胆,大白天杀了人,还把死尸拉到李洼前,想丢下死尸逃掉,幸亏被人发觉,不然,这凶手哪里去找去。”张欢一听“丢到李洼。”更敏感。又问:“几时的事?”那人一说,张欢心想:那不是我吗?难怪那日用芦席盖我,还有人看守,不用说是把我当成死人了,一定是有人告到官府,说老头杀了人。唉!这糊涂县官竟把人家问成了死罪,如不是我来,谁还能知道老头冤枉?这张欢一看,再晚一会,老头就得死于无辜,没及多想多问,便踉踉跄跄直奔公棚。正是:

    不该前往硬要去

    鬼使神差到阴曹。

    事情就这么巧,如张欢继续往下问,不难知道县令验尸一节,既有死者,张欢不可能冒昧前往公棚:如知掼钉而死,正击中了他的昧心痛处,张欢更不至于自投罗网;如不是过量饮酒,面对这隆重森严的杀人场面也没有如此胆量。如今一因多贪了几杯水酒,酒气壮胆;二因眼看其望就要毙命,没及多问;三也该当冤缘相报,才促使张欢到公棚与其望鸣冤。此一去,正如:

    迈步入鬼门

    招手回阳台。

    再翻生死薄

    始知办错差。

    却说张欢来到知县的公棚为其望鸣冤,乔知县听后先是愕然,衙役们按搅闹法场要把张欢乱棍打出,乔县令摆手加以制止,耐心问完了要问的一切,然后站起身来,倒背手臂,陷入沉思:

    按时间正是那天,所说又极和本案吻合,再看张欢,不疯不癫,虽醉意浓浓,但语言诚恳,绝非取闹,再说量他也不敢,看来其中定有原委。但县令还是想不明白:既然张欢半夜酒醒,不辞而去,芦席下的死尸又来自何处?这使乔知县不得不考虑后半夜,难道说那后半夜间有何变故?想到此,乔知县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倘真如此,岂不愧称民之父母?即是飞黄騰达、青云直上,也将终生难了心愿,如将此案重审,一来有违大理寺公文,二来名声难落,再说我将是有罪之人。但冷静一想:我乔木素以“正”字为本“清”字为荣,不知便罢,既知冤屈,岂能草菅人命,枉杀人无辜?不防将其望暂且缓刑,本县戴罪再理此案,如查得水落石出,就丢官罢职,也不枉为官一场。想到此,乔知县当即传令,将其望暂缓行刑收监,带张欢打轿回衙。

    县令回衙中,当即升堂,令捕快速传看尸人李广、李义询问,二人知道事情败露,不敢抵赖。只得吐露实言。追根寻源,县令亲往姚案,明察暗访,几经曲折,终得奸情,获真凶于县衙。汪氏经不住三推六问,只得如实招供。张欢更是后悔不迭,县令让两人画了押,然后将二人打入死囚牢内。李广、李义无中生有,伪造现场,念其是无知乡民,杖脊四十,轰出大堂。并当堂挥泪释放其望。可怜其望妻亡家空,又成疯癫,生活已不能自理,只得将其送入官宅,以奉养百年。县令发落已毕,屏退左右,扶额于公案之上,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回想案前案后及其望一家人亡家破,愧疚莫及。当天将案卷重新备好,摘下乌纱。他要负荆请罪,亲往大理寺,后人有诗为证,倒表那乔知县的好处。诗曰:

    知错能纠秉性刚

    虽有悔恨名亦芳。

    千古流传话知县

    万载称颂音绕梁。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