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林柳看着江满梨,温声道:“我昨日是自北边州府南下回京。”

    江满梨抬头:“可是有小六的消息?”

    林柳点点头,道,“他极有可能是应征当了修壕的民夫,随大军北上。民夫不计身份,只管年龄,才让我们一直摸不到他的踪迹。我已让人将画像沿途传送,应当很快就会有消息。”

    -江记百味工坊的铺门里,吕掌柜急得团团转。贵客还在后头等着呢,一个时辰了,去接人的马车是迟迟不见来,担心雨天危险,又找了一小厮出去探情况,也是杳无音信。

    听见马车吱呀,浑身一震,赶忙冲到铺门前,却见不是李二,而是平成侯府的马车。

    这是平成侯差人来买竹筒鸭货田螺?怎地还驾马车来,该不会是要买许多?可车架上坐的好似也不是寻常那位管家,而是一眼生的小厮。

    抖抖袖子正要来迎,就见平成侯府的少郎君下来了,撑开一把银鱼色的油纸伞,自马车上接下一位小娘子。

    吕掌柜搓了搓眼角,又看一眼,嘶……

    没看错啊。

    第48章熬夜真的伤身(二更)

    人这种动物,适应能力恐怖如斯。

    延绵的秋雨下三四日时,尚不能习惯。别说小市的食客少了许多,就连好些个开铺摆摊的,都索性不来了。反正食客少,忙活一整日,就为招呼那么十几个,还得采买劳作,吃不完的菜肉又容易坏。

    赚得不如赔的,不合算,还不如歇了铺子,好好在家闷头休整。

    连竹娘都因着怀孕犯懒,有几日未来,让江满梨和媛娘可劲用她的灶头,还叮嘱一定要把她那份也用回本来,不能把便宜了那些交出去的市税。

    江满梨暗笑,不知竹娘若是去吃自助餐,是否也是那种饿上三顿再去猛吃的战士?

    可待到秋雨连着下了七八日,人人都好似突然适应了。该上工的上工,该上朝的上朝,朝食一口不落下,雨再大也得来吃。不仅要来,还要早来,挤在江记的小铺子里,或站或坐,或就望着门外的雨吃。

    仿佛雨只是无关紧要的装饰、配料,于日常作息毫不相干,甚至还有点情调。

    江满梨与云婶两家堂外的桌凳都收进去了,中间的街道空出来,方才觉原来竟有这般宽。

    阿庄叔笑道:“都快忘了阿梨来之前这小市是甚么样子了。”

    “可不是么,”周大山道,“那时铺子没几家,客人少得可怜,莫要说下雨天,即便是大晴的日子,也不像现在这样前赴后继地来。”

    一食客郎君用完了砂锅里的粥,抹抹嘴,道声“爽快”,唤正在给隔壁端粥饼的藤丫:“小娘子,租把竹伞!”

    说罢连着饭钱,多递过二十五文来。

    “请郎君稍等。”藤丫应了声,把托盘里的砂锅碟子端上桌给客人,客气请人慢用,又忙不迭跑回柜台,自下方抽出来一把油纸竹伞。

    “租钱五文,押钱二十文,郎君还伞时来取押钱就行,或到时也可抵作饭钱。”藤丫熟练把二十文连着一小木牌串起,放进收钱的匣中。

    同样的小木牌伞上也吊着一枚。正面标个数字,背面印江记的小戳,还怪讲究。

    郎君租过好几回了,也不用多看,满意点头,撑了伞,踏着铺子门口用来吸水的草垫子离去。

    因着雨水整日整日下不完,总有食客想要借伞,江满梨便干脆让阿霍跑西市买来一捆便宜竹伞,编了号,直接往外租借。

    哪知还真让这些老食客们用熟了,日日都有人租。另有些真是路过没带伞的,听说这家铺子里有这服务,也干脆直接进来吃些个东西,避避雨,再租把伞走。

    鸭血粉丝汤并入了新一旬朝食的队伍,果真像江满梨说的那般,用砂锅来装,还配上一小碟子红彤彤的熟油辣子。用筷箸拨进汤头里,红油朵朵晕开,吹一吹,一口汤喝下肚,是绝对的餍足。

    而咸鸭卵加鲜虾仁熬粥,则又是雨天的另一番滋味。

    虾头处理干净,煎出虾油,滚水吊汤成奶黄色,下稻米,用大勺子轻轻搅着,小火慢熬。

    熬烂了稻米,成浓软、微微粘稠的样子,再下鲜虾仁和压碎的咸鸭卵。最后细细切上一小把菠菜或生菜,调味出锅。

    江满梨喜爱秋天的菠菜,深绿,回甘,一煮就软。藤丫和阿霍却更喜欢生菜,觉得更脆嫩、水分多。于是也不讲究了,菜贩子送来什么便用什么。

    -大理寺廨房今日一片喝粥声,贺骥一人嗦鸭血粉丝的窸窣声就显得格外不合拍。

    好似旁人都在做笔记,笔尖划纸沙沙响,突然后排座位上有人打起鼾来。

    不知孟寺卿是否也是被这不和谐的声音吸引过来的,林柳一边看文书,一边细细品粥,一颗偌大的、开了背的鲜虾仁将将送进嘴里,就瞥见帘外孟寺卿对他招手。

    “如何?”孟寺卿在椅子上坐下,请林柳也坐案桌对面。

    林柳不解老师所问何事,目光下意识往下落,便看见孟寺卿案角也放着一竹筒冒热气的鸭血粉丝汤。

    孟寺卿见他不答,又道:“咸鸭卵虾仁粥,如何?”

    林柳一怔,旋即道:“稻米柔软,虾仁鲜甜,鸭卵咸香。下雨天最适宜吃咸,吃得人浑身发烫,驱散了雨水的寒气,感觉嗓子里又燥又暖,就舒服了。”

    孟寺卿微微挑眉,笑道:“听之甚好,那我明日朝食便放心点这咸鸭卵虾仁粥来。”

    又道:“子韧现在于吃食的研究也精进了。”

    林柳笑笑:“非学生所言,是于一位友人处学来的。”

    又聊几句,话头转至正事上。孟寺卿问及他前些日子北上查案,是否还顺道去寻了分管铄州民夫召集的长吏。

    林柳点头,遂将霍书一案的细节、疑点与孟寺卿扼要讲明。

    末了,自袖中取出那片小金叶子,递过去,便见孟寺卿面上的神情沉了下来。

    “军饷贪墨一案,革查京官十数人、地方官二十余人,其中.共抄家流放六人。若学生没记错,那六人家中,均是抄出了这样的金叶子。”

    孟寺卿自然记得清楚,捏着金叶子转了转,道:“此事当时朝中有人提出严查,却让他们以一句’妇人玩物、家家有之’,给糊弄了过去。”

    官家不愿伤筋动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话孟寺卿没说出口。

    以至于后来大理寺想要再查,却发觉金叶子已成了禁中娘子们打赏下人的新潮流。当真成了家家有之的妇人玩物,则源从何处、流向谁手,就再难探明了。

    然此时金叶子突然出现在几个打伤夜市小贩的混子身上,便是极有可能将贪墨一案与夜市陡然增税勾连起来……

    “甚好,”孟寺卿放下金叶子,“陶、绍几州买了市铺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