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帝国的黎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种异样的感觉,“夏国的军士,为此间的百姓去南征北战,就算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将军有此强兵效命,也确实不必困守城墙。反观我朝”他心头热度转冷,眼中流露出一抹黯然。

    铁骨军的校尉也确实对得起此间百姓,为了避免导致关中动荡,尽管多年来没有大的军功,多数校尉在护国府里仍然力主最好不要和宋国交恶,好几次抵制了大举用兵关东的轻率提议。关中的百姓尽享几十年的太平,修渠筑路,耕织牧渔,工商并举,生活也越累越安乐富足。进了长安城,校尉们在道路曹的驿站中歇息,等待安东其它诸军校尉汇合后一同出发,趁着这几天清闲,赵行德则带着李若雪在城中游逛。

    据石文虎介绍,长安城里有处是不能不去的名胜。夏国皇帝举行登基大典的兴庆宫,太庙。平素都不禁止游人,就连皇帝的龙椅和卧室,夏国人也能免费观瞻,异邦人则要缴纳二十两铜钱。唯有当朝皇帝陈宣回长安祭祀,或者继位新皇举办登基大典,要用兴庆宫时,这两处才会由龙牙军宿卫起来,禁止闲杂人等出入。这是关东人到长安必去的地方,宋国百姓借此可以满足一下对皇家生活旺盛的好奇心,每年观瞻此地的宋人所缴纳的铜钱,居然足够兴庆宫的维护之费有余,当然这也和兴庆宫殿宇宏大,陈设却颇为古朴简单有关。

    自从踏入可以容纳万人朝拜的兴庆宫前大校场,仰望宫殿门口那象征九州的九根巨大石柱,赵行德就感到一股威压之气扑面而来。这九根蟠龙柱在夏国又叫做谤柱,无论军民都可在此张贴榜纸。

    左起第一根龙柱上书“潜龙”两个遒劲大字,自思有一计一策敬有益于国者,无论贵贱贤愚,在此张贴献策。第二根龙柱上书“见龙”二字,有艺业而不得施展者,在此张贴,自荐于朝廷。第三根龙柱上书“应龙”二字,有事欲求见皇帝者,在此张贴。第四根龙柱上书“夕惕”,犯诸罪恶者自首减罪一等,在此张贴自首状。第五根龙柱上书“无咎”,身被冤屈无法洗雪者,在此张贴鸣冤。第九根龙柱上书“飞龙”,推荐他人为朝廷所用,夏国百姓常常在此张贴榜文称赞各地官员。第七根龙柱上书“亢龙”,攻讦祸国的权奸,便如宋国的蔡京、童贯那般人物。第八根龙珠上书“群龙”,揭发其它的作奸犯科者,在此张贴榜文。最右边的第九根龙柱上书“元亨”,若是百姓无法决断将自己的榜文贴在哪根龙柱上,便在此张贴。

    维护这九根龙柱,乃是兴庆宫皇室内臣最重要的工作,要将每天所得的榜文一件不落地送到敦煌供皇帝御览。夏国皇帝轻易不干涉五府的决断,但若是榜文所述打动了上意,则会亲自过问,丞相府也会认真应对。久而久之,这九龙柱成了夏国国内一处神圣之地,关中百姓若有冤屈,往往来到“无咎”柱张贴榜文,并嚎啕大哭,催促让内臣速速将自己的冤屈上达天听。因为这九根龙柱的存在,夏国皇帝陈宣虽然远在敦煌,但关中人心的位置,却比赵佑在汴京还要牢固许多。

    兴庆宫空旷的正殿地上玄武岩石方砖原本都是粗粗磨制的,但百年来游人无数,居然被磨得盈盈发亮。负责管理兴庆宫的皇室内臣还需要不时更换一些被踏坏的地砖。足踏这冰冷的石砖,仰视着高高的无梁穹顶,这般高阔的感觉,仿佛听得到上面还有风声在呼啸,李若雪不禁感到身上有些寒意,“难怪夏国皇帝不愿住在这里,虽然气势很大,但确实不适合人居。”

    赵行德站在这空旷的巨殿中,却有一种当初在汴梁太史局星图下的敬畏感觉,暗暗叹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少豪杰身负倜傥不羁之才,毕生殚精竭虑,甘于奔波劳顿,才造就了这个如日方升的崭新国家。”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