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异能人的前世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今天,对道家、儒学、佛学的追崇,让很多中国人陷入了排它性的文化保守主义中。我反对“独尊儒术”,希望百花齐放,意识多样化,中西文明合壁,一个最终的原则,就是请让孩子接受“生命教育”。教育真的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只愿天下为人父母者,在感受生命的伟大之时,思考如何塑造与发展好“生命的生命”——个性。

    希望《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的出版,能让天下父母共享新生命的快乐与情趣,并通对“月子”这一过程的感知与重温,领悟生命之美,人生起点之美,从而,学会敬畏生命,敬畏儿童。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的读者来信分享:

    天天的爸爸:

    您好,我是一位10个月孩子的母亲,今天无意中在新浪的亲子网站浏览到了您的文章,看完以后心里感触很多。在我看来只有母亲才会也才能够写出发自内心的对于孩子的爱的日记,今天没想到是出自一位父亲之手,这是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惊奇的。

    我是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仔细看完了您的札记。您记录幸福的宝宝天天的故事真的是用心良苦,细微之处让我这个做母亲的都感到还有不足。

    我羡慕天天,因为天天是一个幸福的宝宝,更是因为天天能够有您这样一位父亲。

    在现在的社会中,压力,竞争,已经将身为父亲的男人累垮了,很少还会有父亲参与到教育养育孩子的生活中,不是将孩子托管给父母,就是将孩子送进全托幼儿园。自己总是以很忙没有时间为借口,孩子一生下来就很少和亲生父亲在一起的生活,这样的孩子都是可怜的。

    还有的父亲自己还是象孩子一样,根本就进入不到已经当父亲的角色,每天回家就是玩电脑。但也知道上班挣钱,就是有了孩子和没有孩子的时候一样。这样的孩子也是可怜的。

    我多希望所有的宝宝都可以象天天那样幸福,您的文章一定要坚持写下去,我们需要您来触动天下父亲的心。

    感谢您,您是一位好父亲。

    祝福天天,幸福永远。

    读者:赵某

    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是父母。在孩子来到人世以前,我们的父母就应该接受基本的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方法。而现在的父母大部分是“无照上岗”,这与没有经过驾驶训练的司机,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危险性更大。因为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所以,家庭的教育。是为生命奠基的事情。

    在孩子走进学校大门以前,他们的人格特征、行为方式、认知风格,基本上已经开始形成或者具备了雏形。正如惠特曼所说,儿童最初看到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为他的一部分。他就会变成那个东西。我们希望父母亲更加自觉地关注与直接地介入孩子的成长,不是把孩子的教育仅仅看成是学校的事情;希望父母与孩子一起共读共写,避免让父母与孩子成为“生活在同一个房间的陌生人”。

    作者在“坐月子”的过程中,一直酝酿着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有时难免让人唏嘘。举个最打动人的例子吧:现在的医院为了降低成本,都雇用护工而不是护士,这些护工往往来自农村,舍弃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别人的孩子,收入很低,干活很多。城里的孩子所吃到的第一口奶,是由这些护工抱去喂的;他们头几天的夜间睡眠和安全,是由这些护工照顾的;他们的所有的脏东西,是由这些护工收拾的……连他们的母亲吃的饭,很多也都是这些护工送来的。

    “可是,等这些孩子长大了,他们中的很多人,看不起在他们刚刚出生时就辛苦照顾他们和他们母亲的人: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悲哀,又极具讽刺意味的人间场景!”

    照顾作者女儿的护工生过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的花费是100元,而作者花了6300元——在大城市,这个数字也许算不了什么。作者记录了这个故事,小标题就叫“63倍的差距”。

    书出版了,作者想就儿童教育问题组织个研讨会,拿着请柬去找这位护工,可她已经离开那家医院,“又像一枚风中的叶子一样漂泊到哪里,无人知道”。在这个研讨会上,曹保印要求每位与会者至少要捐献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图书,否则不准进入会场。这些书,将送到农民工母亲的手中。

    作者将持续记录孩子的故事,完成“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他说,无论自己的孩子有着什么样的未来,无论对天天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会坚持下去,因为这样的记录有着其他所有教育研究都难以替代的价值。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