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刀丛佛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永昌元年(322年)正月,王敦举兵向建康进发,以诛刘隗为名并向朝廷上奏刘隗的罪状。王敦的死党沈充也在吴兴举兵响应王敦。

    沈充(?-324年),字士居,吴兴人。《晋书?列传第六十八》说他:“少习兵书,颇以雄豪闻于乡里”。深得王敦器重,推荐他担任了参军,后来担任宣城内史。

    王敦对朝廷不满,多次扬言要造反。沈充也多次提出过反对意见,但王敦反意已决,不听劝谏。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上表讨伐刘隗,沈充积极招募兵士响应,王敦任命他为都督,统率东吴军事。

    沈充向王敦推荐同郡钱凤。王敦任命钱凤为铠曹参军,这二人都支持王敦反叛。

    王敦大军开到芜湖时又向朝廷上奏另一位宠臣刁协的罪状。司马睿对王敦的行为十分愤怒,于是决意与他决战,要亲率六军与王敦对抗,并命令刘隗和戴渊回建康准备防卫王敦的进攻,又下令:不管是谁,只要斩杀王敦就可被封为五千户侯。

    在朝中任光禄勋的王敦兄长王含闻讯赶紧悄悄去找丞相王导,他对王导说:“王敦已经反了,咱们也该考虑一下咱们的退路了。”

    王导若无其事地说:“什么退路呢?”

    王含说:“王敦造反,司马睿对王敦无可奈何,可是对咱这些在都城的同族同宗,扔一句话就能灭门啊!当今之计,咱们应该去投靠王敦,即便不找王敦,也该离开这里,躲藏起来。以免灭门之灾。”

    王导摇了摇头,说:“我哪里也不去。”

    王含说:“你功劳再大,当皇帝的不信任你,把你架空这还是轻的。如果刘隗、刁协在司马睿耳朵边儿加把柴禾,司马睿的火气大起来,就会要了你的命。还是赶紧逃走吧!世界上没卖后悔药的。”

    王导看也不看他,一直保持沉默。

    王含见王导意志坚定,便说了一声“我走了啊。”自己偷偷乘船投奔了王敦。

    王敦在芜湖驻扎下来,是为了等候梁州刺史甘卓——本来说好同他一同进攻的。

    王敦并没等来甘卓的大军,等来的是甘卓的参军孙双。

    王敦张口就责问孙双:“甘卓怎么搞的啊?说好了一同进军,怎么等到现在又没动静了呢?”

    孙双说:“甘将军派我来是让我转告大将军,还是算了吧。他不想跟朝廷对着干。也让我劝你赶快悬崖勒马吧。”

    王敦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你回去告诉老甘,让他马上带兵前来,共同举事。事成之后,我一定把他封为公爵。”

    孙双说:“那我回去看看他是啥意思吧。”然后就回去了。

    王敦也想得到湘州刺史司马承的支持,写信告诉司马承,让他担任军司,共举大事。但是被司马承严词拒绝了。

    王敦左思右想,感觉自己若是起兵继续前进,虽然没有了祖逖那样的强势对手,但是背后有甘卓这样的老将,也可能会是自己的心腹之患啊。他见许诺给甘卓公爵之职,甘卓仍然犹豫不决,按兵不动,便让人叫来参军乐道融。

    王敦对乐道融说:“你前往襄阳跑一趟,一定要设法说服甘卓,让他跟咱的大军共同起事我才能放心。”

    乐道融应了一声就走了。

    再说甘卓,这个人本来就是个犹犹豫豫,首施两端的大老头子。他对王敦的反叛行为一会儿赞成,一会儿反对。

    开始王敦邀请他共同起事,他同意了。结果没几天就后悔了,就派参军孙双去劝说王敦不要起事。结果王敦让孙双告诉他共同起兵之后,给他个公爵,他又感觉那样挺好的,便又想跟王敦前去会师。

    不料这时候湘州刺史司马承派主簿邓骞来劝甘卓反对王敦,支持朝廷。又让这个老头子犹豫起来。虽然邓骞多番规劝,但甘卓仍然不能决定立场。

    这个时候王敦的参军乐道融来到了。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执行王敦任务的“使者”却是王敦的反对者。乐道融愤恨王敦目无君上,图谋夺位的行为,于是他背叛王敦,反而劝说甘卓与他合作,袭击王敦的根据地武昌。

    甘卓听后终于有了主意,做出了决定:“命令参军司马赞派人通知巴东监军柳纯、南平太守夏侯承、宜都太守谭该,王敦叛逆,命令他们率兵讨伐;命令孙双负责到台城上报,并联络司马承和广州刺史陶侃,正式讨伐王敦。我将自领中军起兵向武昌进攻。”

    甘卓宣布进攻武昌后,武昌百姓都大惊逃散,而朝廷接到甘卓反王敦的上奏后都十分高兴,并任命甘卓为镇南大将军、侍中、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荆州牧。

    王敦派南蛮校尉魏义率军二万进攻湘州治所长沙,因长沙城城池不稳固而又缺乏军需储备,众人都十分恐惧,有人劝司马承放弃此城投靠陶侃或退守零陵或桂阳,但司马承坚持要婴城固守。甘卓写信给长沙城的司马承,建议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由甘卓出兵沔口断绝王敦归路,借以解除长沙之围。但司马承劝他直接攻击王敦。

    又赶巧了——这个时候,王敦也派人来跟甘卓求和,来的人是甘卓的弟弟甘昂。甘卓的老毛病又犯了——犹豫起来没完没了,在猪口驻军停滞不前,并且一直停了数十日静观其变。

    王敦抓住战机,一直猛攻向前。

    公元322年二月,被召还建康防守的刘隗回京时受到百官在道上欢迎。刘隗一身戎装,端坐在马上,意气洋洋,镇定自若。

    刘隗入宫后与刁协要求司马睿因王敦叛乱应尽快诛灭琅琊王氏,但遭到司马睿拒绝。于是刘隗、刁协心生畏惧,他们心里清楚:司马睿不杀琅琊王氏,显然是为皇室留了一条后路,也充分说明司马睿铲除王敦叛乱的决心并不彻底。但是王敦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并且指明了就是来杀刘隗、刁协的,不管这理由是真是假,你说刘隗、刁协在此情况下,能不倒吸一口凉气吗?

    王导为代表的琅琊王氏,当然不是傻子。在丞相王导亲自带领下,宗族子弟二十多人连续多日到皇宫门前请罪。

    武城侯周凯正好进攻面圣,遇见王导。本来周凯就跟王导、王敦关系不错,所以王导就对周凯说:“我这一家老少百十口子,可就全托付给您了!”

    周凯一句话也没说,径直走了过去。

    周凯进宫后,交上自己的奏折,向司马睿奏道:“王敦虽然作乱,但是跟王导没有关系。现在王敦造反,臣恳求陛下不能连累无辜,不要牵扯到整个琅琊王氏,现在王导带领王氏子弟跪在宫门口好几天了,臣以为不应该让王导他们战战兢兢跪在宫门外这么长时间……”

    司马睿说:“好吧,朕答应你就是了。”

    周凯高兴地说:“圣上英明。”

    等周凯走出宫门的时候,王导还带领着王氏弟子跪在宫门口。

    王导怯生生地问道:“皇上怎么说的呢?您帮我们一家子求情了吗?皇上治不治我们的罪呢?”

    周凯大概是想学习雷锋做好事,当无名英雄。便故意卖了个关子:“今年把乱臣贼子剿灭了,一定能够拿到斗大的金印挂在胳膊肘上。”

    王导一听:这是什么话啊?着三不着两的——看来他周凯不给我王导帮这个忙啊!

    你说你周凯也真是的,人家一家子,都心急火燎地期盼救星呢,这个火烧眉毛的关键时刻,你却跟他们玩深沉,他们心里能不记恨你吗?

    过了半天,皇帝下令了:“王敦造反,跟没参与叛乱的琅琊王氏无关。”让跪着请罪的王氏一族平安回家,不必担心受到连累。王导这才放下心来。

    皇帝司马睿下令:“任命王导担任前锋大都督,戴渊任骠骑将军,周札为右将军、都督石头诸军事。”皇帝还命令王导、王敦的堂弟王廙(yi)去劝说王敦,但王敦不听,甚至留下王廙自行任用。

    王敦一路没费多大劲儿,就打到了建康外围。

    见王敦逼近都城,司马睿命令刘隗守金城,周札守石头城。司马睿亲自领军在城郊准备迎战。

    王敦兵临石头城,打算进攻金城,打击刘隗。

    部将杜弘对王敦说道:“听说刘隗训练了不少的敢死队员,所以我认为刘隗防守的金城不易攻克。我建议先攻石头城。因为周札对士兵少有恩德,大伙儿都不服他,这样石头城可能比较易于攻克,而石头城一旦被击破,刘隗就会退走。”

    王敦听从了这个建议并进攻石头城(建康西边的军事要塞),果然周札主动打开城门投降。王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