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刀丛佛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键时候,姜还是老的辣。年轻人不得不服啊!司徒王导头脑就是转得快,他挺身而出,几句话就替温峤解了围,消除了君臣之间的尴尬局面。

    王导站起来,从容奏道:“温峤年轻,还不熟悉这一段的事,请允许臣为陛下说明。”

    王导就一一叙说晋宣帝司马懿开始创业的时候,受魏文帝曹丕重用,后来为了夺权,寻机诛灭皇族曹爽和曹操的女婿、吏部尚书何晏,还杀了太尉王凌等人。宠幸并栽培赞成自己的人,比如当时太尉蒋济追随司马懿帮助他杀害曹爽,于是便封蒋济为都乡侯。以及晋文帝司马昭在其兄长司马师之后担任魏大将军,图谋代魏,杀死魏帝、高贵乡公曹髦,立曹矣为帝,并进爵为晋王等等,总之称得上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司马绍听后,显然对祖辈夺取江山的残酷手段不满,他掩面伏在坐床上,说道:“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晋朝的国运又怎能保持长久呢!”

    王敦之乱被平息后,司马绍下令不再问罪于王敦的一切下属。又分别以应詹为江州刺史、刘遐为徐州刺史、陶侃为荆州刺史、王舒为湘州刺史,重整各州形势,消除王敦以王氏宗族各领诸州以凌弱帝室的失衡情形。

    没多久,司马绍又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的男女老少都欢欣鼓舞,纷纷表示庆贺。因为大家知道陶侃是个很好的父母官啊。

    陶侃性情聪明敏锐、恭敬勤勉,终日盘膝正襟危坐,对军府中的众多事物都亲自监督视察,无所遗漏,没有一刻闲暇。他的名言就是:“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并且说“如果游戏玩耍,行尸走肉,或者毫无贡献,死后默默无闻,就是严重的自暴自弃。”

    面对着他的下级官僚赌博饮酒荒废公务的行为,陶侃就命人收取他们的酒具和赌博器具,全都丢弃到江中;发现将佐们有懈怠者,则加以鞭笞。

    他针对晋朝放诞、谈玄的风气,说道:“老子、庄子崇尚浮华,他们的言论并非是治理国家可以效法的经典,不利于实用,君子应当威仪整肃,岂能蓬头垢面却自以为潇洒风流呢?”

    这天陶侃出游,看见有个人手持一把未成熟的稻谷,陶侃就问:“你拿这个干什么?”

    那人说:“走路时看到路边的稻谷,随便采了一把玩玩。”

    陶侃闻听大怒,说道:“你既然不亲自耕作,却随便毁坏他人的稻子任意玩耍!”随即让人抓住他鞭打一顿。因此百姓都辛勤耕作,人人丰衣足食。

    太宁三年(325)八月,晋明帝司马绍病重。群臣纷纷进谏说:“皇上应当把宋袆送出宫去,陛下应该远离美色啊。”

    司马绍勉强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朕就依爱卿所奏,把宋袆赶走。只是有一条,还需要众位爱卿帮朕一个忙啊。”

    群臣忙说:“陛下请讲,臣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司马绍又笑了:“朕不让你们赴汤,也不让你们蹈火,就是想问问你们:有谁肯收下朕的爱妃宋袆?”

    朝堂之下随即就是一片寂静,半天无人应声。

    司马绍看了看朝堂上鸦雀无声的群臣,失望地摇了摇头。

    突然有一人出班奏道:“臣帮陛下这个忙,愿意收纳宋袆。”

    大家一看,竟然是吏部尚书阮孚。

    明帝司马绍高兴地说:“很好!那朕就把这个爱妃赐给你了。以后有你好生照顾她,朕就放心了。”

    阮孚跪下说道:“谢陛下隆恩,臣一定好好待她。”

    然后,明帝召司徒王导、车骑将军郗鉴、右将军卞壸、丹杨尹温峤、护军将军庾亮及领军将军陆晔一同遗诏辅助太子,

    勉励群臣同心同德,辅助幼小的新皇帝。明帝旋即驾崩,年仅二十七岁,葬于武平陵,庙号肃祖。

    同月,明帝长子司马衍即皇帝位,历史上称为成帝。加文武官员全部升格两等,尊皇后庾氏为皇太后。当时司马衍年仅五岁,群臣请太后依仿汉和熹皇后事,于九月临朝称制,以王导录尚书事,与庾亮、卞壸参辅朝政,加郗鉴为车骑大将军、陆晔左光禄大夫,均开府仪同三司。又以南顿王司马宗为骠骑将军,虞胤为大宗正。

    朝中实权掌握在帝舅庾亮之手。

    新皇登基的那天,要举行群臣进献国玺的仪式,当时卞壸突然发现司徒王导缺席。问了问值班大臣,说王司徒有病告假了。

    卞壸(kǔn)(281年-328年),常因形近而误作为卞壶(壸,音捆;壶,音胡),字望之,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卞庄)人。东晋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累事三朝,两度为尚书令。以礼法自居,意图纠正当世,不畏强权。

    卞壸与王导、庾亮几个,是主要的顾命大臣。卞壸不畏强权,刚正不阿。但见卞壸在朝堂上表情端庄严肃地说:“王公难道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吗?先帝停柩未葬,即位的皇帝未立,这样的紧急时刻难道是臣子以有病为由辞谢不到的时候吗?”众位大臣听了无不肃然起敬,也顿生敬畏之心。

    有人立即去请王导。王导也很识大体顾大局,具有从善如流的大度量,听到卞壸对他的弹劾,当即抱病登车赶来。

    皇太后临朝,卞壸与庚亮值班宫中,共参机要。朝廷下令召南阳乐漠为郡中丞,颍川庾怡为廷尉。但二人都强调遵从父命,拒不赴任。

    卞壸当即奏禀太后,其中提到:“如果朝廷下令,他们都不遵守照办,那么皇上说的话就等于白说,国家的法度就形成虚设。君臣的上下尊卑也就没有了分别。乐广(谟之父)、庾珉(怡之父)都曾立过功勋,受宠圣世,都属于国家的人才和栋梁,他们的后代,就更不用说了,也该为国效命啊。”

    由于卞壸的奏章很有说服力,因而朝议一致赞成。

    乐谟、庾怡不得已,只好走马上任。此后,凡朝廷有命令,不论什么情况,都不得以私废公,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扯皮,遂形成了一条永久性的制度。

    当时,王导与庚亮不和,庚亮掌权,王导就称病不上朝。两人的执政理念不同。王导为主执政以宽和为执政理念,而庾亮以严苛拘泥为执政理念。当年周札就曾对王导的宽纵官僚提出过意见。但是王导却说:“我执政对大家太放纵,但是一旦换了别人从严治理的话,有人就会怀念这样宽松的执政环境的。”

    一次王导称病不上朝,却私下为车骑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