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大明远征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崇祯十六年十月,安南的雨季终于过去了,而安南国首都大螺城也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太平时光。这一天,在大螺黎朝皇宫内,大明与安南黎朝总督黎维祺以及莫朝莫敬宽、广南阮氏使者阮福英和占城总督的使者一起签署了《大螺条约》

    条约的第一条,就是将安南国分为四份,即高平莫朝、大螺黎朝、顺化阮朝和南部的占城王国。以上四国都自愿加入大中华共荣圈,并自愿遵守所有的共荣圈的所有法律条文。

    第二条,以上四国都是大明的藩属,两年纳贡一次,四年朝见一次。大明将分别对四国的总督进行册封,四国的最高统治者都只能称总督,用大明皇帝年号纪年。

    第二条,四国之间不允许互相攻伐,如果有矛盾,必须请大明仲裁,如果敢擅自开战,其余国家可以将首先开战的国家灭国,并瓜分其土地。

    第三条,四国的新国君继位,必须派使者到大明来奏报,获得大明皇帝办法的敕令之后,方为合法国君。否则,该国国内任何一个人都有权推翻他,并取而代之。

    第四条,四国无条件承认《大明海疆图》所划分的海疆

    第五条,明军永久占领横山山脉和顺安海口

    第六条,大明派遣官员驻北圻各省,监察越吏

    第七条,广南的岘港和富安的春台开放为各国通商口岸

    第八条,四国的关税,经重新改革后,将由大明管理

    四国之中,莫朝、占城得利最多,黎朝则是总督重新掌权,虽然失去了一些利益,但是还是划算的,唯有阮朝,非但没有获利,还被迫退还了一部分侵占占城国的土地,这使得阮朝总督十分不满,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而大明则通过《大螺条约》使南海真真正正的成为了大明的内海。但是,中南半岛的霸主却还不是大明。要达到这一目标,大明还有一个对手,那就是缅甸的东吁王朝

    东吁王朝是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中国史籍称其为洞吾、东胡、底兀剌。莽瑞体(缅名德林瑞体年在东吁创建,故名。东吁同中国明朝关系密切年迁都阿瓦后,又称阿瓦。明朝于永乐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东吁)设宣慰使司洪熙元年宣德五年)东吁曾两次遣使来中国访问。万历年间莽应里曾进犯云南,明缅战争爆发。

    万历十一年正月,缅军攻陷施甸(今云南施甸),进攻顺宁(今云南凤庆)、盏达(今云南盈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廷迅速派刘綎和邓子龙率领明军进行抵抗,明军在当地土司武装的配合下,在姚关以南的攀枝花大破缅军,取得攀枝花大捷。明军乘胜追击,邓子龙率领军队军队收复了湾甸、耿马。而刘缀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陇川,俘虏缅甸丞相岳凤。岳凤投降后,缅甸军队一触即溃,明军一路收复了蛮莫、孟养和孟琏,孟密土司也宣布内附,阿瓦缅甸守将莽灼也投降了明廷。万历十二年五月,缅甸军队再次入侵,攻占孟密,包围五章。明军把总高国春又率军击败了缅甸的入侵。自此缅甸东吁王朝的势力被赶出木邦、孟养、蛮莫等土司地区,叛国投缅的大汉奸岳凤被押送京师处死,边境地区的土司纷纷重新归顺明王朝,明缅战争以明王朝胜利告终。但是战争并没有结束,万历十三年开始,由于朝政**,明开始继续被缅甸蚕食。最后一次战争在万历三十年爆发,明最终由于援朝战役爆发,而缅甸由于东方暹罗的威胁开始讲和,以明承认缅甸合法获得孟养,木邦为条件,两国恢复了正常关系。

    为了向缅甸用兵,李龙首先派出使者,联络与缅甸有世仇的暹罗国大城王朝(阿瑜陀耶王朝)。本来暹罗历来就是中国的藩属国,暹罗人也从来以此自豪。阿瑜陀耶王朝像素可泰王朝一样,也格外看重与中国的关系,在整个明代,阿瑜陀耶就派使臣访问中国最多一年达到6次。从中国那里,他们得到了当时国际市场上利润丰厚的丝绸、瓷器,中国也从阿瑜陀耶获得了沉香、象牙、犀角等奢侈品。

    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逐渐渗入暹罗。15第一个条约,规定葡萄牙人可以在阿瑜陀耶城、丹那沙林、墨吉、北大年、六坤等地居住、经商和传教年西班牙和暹罗签订通商条约。2年英国被允许在北大年开设商馆。7年荷暹签订通商条约。自从西洋人以武力打开暹罗的国门,又适逢大明内乱,这才使得暹罗到处可见那些长相怪异的红夷。

    现在的阿瑜陀耶总督名叫巴塞通,他在夏宫以极为高规格的仪仗接见了大明使者礼部右侍郎李国助。

    暹罗国的夏宫即邦巴因王宫,帕昭巴塞通总督于1632年开始修建的。整个邦巴因王宫以建在一个人工湖中央的一座金碧辉煌的亭栅为中心,亭栅为典型泰式建筑“三尖顶”式,亭尖如同一顶金色王冠,由数十根金色柱子撑起,矗立在涟漪的碧波之上,是夏宫的标志。宫殿不远处是一座御花园,花园北面是一座中国宫殿式建筑,名威哈甲隆殿,中文叫天明殿,泰国式建筑埃萨旺贴帕耶阿殿,为木结构建筑,屋脊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装饰。

    李国助在巴塞通王的引领在夏宫里游览了一番,赞道:“这些景物让本使以为回到了大明呢。”

    巴塞通笑道:“我暹罗与大明一样友好,历来仰慕大明的文化昌盛。这些年来纳贡断绝,其实是有难言之隐啊。”

    “哦?”李国助故作诧异状

    巴塞通说道:“我国西有缅甸不断大举入侵,东有安南不断蚕食我国边疆,现在那些大鼻子的西洋人也来乘机巧取豪夺,本王是焦头烂额,束手无策,想诉苦都没地方啊!”

    李国助佯怒道:“这些浪子野心之徒,趁我明室之乱。夺我属邦,实在可恨,我大明天朝为尔等父母之国,岂可坐视不理!”

    话说安南打得血肉横飞的时候,李龙正在青州的科学院里参观李之藻等人的最新发明——蒸汽轮船。

    “为什么要叫轮船呢?”李龙有些明知故问的问道

    李之藻指着轮船两侧的两个巨大明轮,说道:“因为此船不用帆桨,前进后退,全靠着两个水轮。”

    李龙又笑问道:“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呢?”

    李之藻笑道:“中有一节,说的是高太尉讨伐梁山,水军就用了名叫海鳅船的战船,便是以水轮驱动。不过,那船用的是人力,而此船用的是机器之力,不可同日而语啊。”

    李龙很满意地赞道:“李先生不愧是我大明科学院的首席大师傅啊。”

    李之藻笑道:“公爷过奖了,臣比较惭愧的是,还没能为公爷打造出用蒸汽之力驱动的铁甲车。”

    “这个到不急,我们大明的铁军在陆地上已经难有敌手了。而且,我大明限制锐意开拓海疆,这蒸汽船一处,日后我大明的船队可以纵横七海,无人能敌了。”李龙笑道:“这第一艘蒸汽船,就以先生的名字命名吧。”

    李之藻受宠若惊,赶紧推辞道:“贱名难等大雅之堂。”

    “胡说,你可是大明的大功臣。”李龙佯怒道:“就这么定了。”

    这时,一旁号称弩王的黄鸣岗上前说道:“公爷,沾李大人的光,小的也造了一个连弩,连上了蒸汽机,不知道公爷能不能赏光看一眼?”

    “黄先生客气什么?只要是有神兵利器,我李龙都喜欢。”说罢李龙便随黄鸣岗来到一驾大铁车前,“咦,李先生,你不是蒸汽铁甲车还没造出来吗?这时~?”

    李之藻答道:“回公爷,确实没造出来,黄大人这铁甲车虽然内藏蒸汽机,但是这车还须得马拉人推。”

    “哦!”李龙略感遗憾,看来这外面的铁甲是用来保护蒸汽机的

    黄鸣岗跳上铁甲车,说道:“我知道我大明已经有了迅雷铳,但是我也听说那铳子难做,而消耗极大。相比之下,我这弩矢制作简单,价格便宜。而且现在有了蒸汽机,这新式连弩的威力也不亚于迅雷铳。”

    随即,黄鸣岗命令点火,立刻有工匠将火炉点燃,不一会的功夫,蒸汽蓄足,并开始运转了起来。

    黄鸣岗又在车上命令道:“准备发射。”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一个年轻工匠一推铁闸,蒸汽机的齿轮只见就挂上了挡,接着黄鸣岗又扣动板机,车载弩机上装的弩箭立刻被射了出去。这件蒸汽连弩的弩机比寻常弩机大三倍,弩矢也快赶上箭矢的大小了。无论射程、射速和威力都十分可观,只听扑扑扑的声音不断,只一眨眼的功夫,一百多支弩箭就被发射了出去。而且弩身下有活动迅雷,可以将弩身进行三百六十度的旋转,基本没有射击死角

    “大杀器啊!”李龙咽了一口口水

    黄鸣岗也得意地说道:“这样的车驽若是造上一百几十辆,就是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来了,也是来多少死多少。而且,这车驽还可以用马拉着到处跑,哪里战事吃惊,就跑到哪里支援。”

    “好好好!”李龙一连说了三个好,对黄鸣岗的新发明很是满意,于是下令对蒸汽轮船和蒸汽车弩进行量产。而所有参与此项目的工匠,从李之藻、黄鸣岗和普通小学徒人人都有赏。

    而这第一台车弩十五天之后就出现在了安南战场上。

    这时,富良江红河边的战斗正打得如火如荼。越南漫长的雨季严重影响了明军火力的发挥,虽然明军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毕竟大部分士兵使用的火枪还是需要装填散装火药的燧发枪,战斗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而且许多战士虽然是广西、云南人,但是也吃不消安南高温高湿的环境和肆虐的蚊虫,军中已经开始出现痢疾、疟疾大流行的前兆。

    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等人看着这家刚刚由水师从水路运来的大家伙很是不解。随这架车弩来的年轻工匠得意地说道:“我乃大明科学院戴梓,请问将军,何处敌军最多?”

    李定国手指富良江对岸的明军刚刚占领的一处名叫霸陵渡的渡口说道:“彼处敌军多。”

    戴梓说道:“那劳烦将军派几个人把咱们和这车驽送到对岸。”

    “小工匠,此话当真?”艾能奇看了看这个年轻人,一看就知道从来没上过战场

    “当真。”戴梓笑道:“另外,劳烦将军称呼我的名讳,不要叫什么小工匠。”

    艾能奇憨憨一笑,说道:“小老弟,战场厮杀可不是闹着玩的,平时被锤子敲到一下手都能疼半天,这真刀真枪的。”

    戴梓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只要将军保证不让那些敌兵近我身,我就保证一人杀敌百人。”

    “好大的口气啊!”艾能奇笑了,说道:“好,你跟我来。”

    李定国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对刘文秀说道:“多派一百人去护着那小工匠,官虽不大,但毕竟是京城那边来的人。出了意外,咱们不好交代。”

    “得令!”

    就这样,意气风发的戴梓随着艾能奇过了富良江,士兵们七手八脚的把车弩推到了阵前。蒸汽机内的火是早就点好的,这时,刚好前一波安南兵退去,后一波安南兵又来。戴梓把弩机端平,有些紧张地握紧了把手,手指则有些僵硬地扣在扳机上

    “!@@@amp;……%¥”

    安南兵用安南语嘶吼着扑了过来,艾能奇一手握刀,一手扶着车弩,准备随时护着戴梓

    “戴大人,蒸汽够了,可以挂挡。”

    “好,挂挡!”

    嘎啦啦啦~随着一阵齿轮的碰撞声,车弩的驱动轮挂上了档

    随即,艾能奇只听到耳边扑扑扑扑扑之声不断,再看戴梓,身体也随着扑扑扑扑之声不断轻微抖动着。

    啊

    哎呀

    哇

    艾能奇扭头一看阵前,不禁大惊失色。只见弩机上的飞轮立刻疯狂地转了起来,随着飞轮的转动,一支支的弩箭象飞蝗一样射向那些不知死活的安南兵,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