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三国之搅局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几件大事都已商议完毕,羊续便邀请王叡到宛城一聚,在那里等待朝廷的旨意。

    在去宛城的路上,王衡也着意结交文聘,对于这名大将之才,他也是志在必得的,虽然现在他还在南阳郡兵中任职,可是等到天下大乱的那一天,王家实际控制了荆州,文聘不也还是他的部下吗?所以现在跟他搞好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文聘亦是士族出身,自然明白如今王衡在士族之中的名声有多么大,他对王衡所为也是很敬重,所以王衡主动结交于他,他也感觉有些受宠若惊,两人关系也是直线升温。

    王叡大军是先从湖阳往西北方向行军到新野,然后驻扎在这里,王叡只带自己的幕僚去宛城。

    两天之后,大军行至新野,王叡准备在这里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再出发去宛城。

    可是刚到新野,便有人求见王衡,王衡觉得有些奇怪,便让姚纲将来人带进来。

    姚纲将人带进来一看,原来是范浚,王衡立即意识到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果然,范浚告诉王衡,林宾已经掌握了大量曹寅父子为非作歹的证据,由于王衡离开武陵之前便嘱咐林宾,只要是取得了实质性的证据,可以马上送到南阳,因此林宾派了范浚,将这些证据快马送到南阳来。

    另外,林宾派人到雒阳与大将军何进联络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他们已经用大量财货和美酒与何进搭上了关系,何进暗示会在关键时刻说话的。另外几名朝廷重臣林宾同样派人联络了他们,目前进展还是不错的。

    这一次范浚带着几名护卫,一路快马而来,他一路打听,才知道王叡大军已经大胜,现在正往新野而去,于是他直奔新野,由于他们是快马,速度比大军要快,所以比王衡还早半个时辰左右就到了新野,等王衡一到新野,他一刻也没有耽误,马上就求见了王衡。

    王衡听完之后,温言对范浚道:“子深,你做得很好,辛苦了!”

    范浚激动的道:“公子,我不辛苦。”

    王衡问道:“那些证据在哪里?”

    范浚道:“就在我那几名护卫的身上。”

    王衡让范浚将几名护卫带进来,他翻看了一下那些证据,这些证据确实很翔实,足够将曹寅父子入罪了。

    他立即带着范浚以及这些证据去见了王叡,王叡也非常果断,既然早已经决定要弹劾曹寅,现在有了证据,他也就不再犹豫了,他立即提笔写了一封弹劾曹寅的奏折,连同所有证据,派使者立即快马送往了雒阳。

    王衡让人安排范浚和他的几名护卫去休息,然后便回了自己的营帐,这时,邓展来向王衡请假,说是要回家一趟。

    王衡笑问道:“怎么?拿了赏钱回家见哪个小娘吗?你的左腿伤好了?”

    邓展虽然有十七岁了,可是按实岁算实际上只有十六岁,听到王衡跟他开这种玩笑,他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他嗫嚅道:“公子,我的左腿并无大碍了。这一次我是回家看阿母的。”

    原来邓展这一次立下大功,王叡当即便赏了他十斤金子,现在回到了他的家乡新野,他自然想要回家看望一下寡母了,他的母亲已经守寡数年,含辛茹苦把邓展拉扯大,现在儿子出息了,也想把得的金子交给母亲,让母亲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王衡这才知道邓展为何这么渴望出人头地了,原来是因为他的母亲啊!他不禁对邓展肃然起敬,他对邓展道:“开远,原来你还是个孝子!这样吧,如果你家里没有什么别的亲人了,你这次回去就不要把金子全部交给阿母,先给她一点钱,让她收拾一下东西,等我们回武陵的时候,就把她带上吧,你也好就近照顾阿母。”

    十斤金子在这年头可以换到二三十万钱,这对邓家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了,如果都交给邓展的母亲,那确实太不安全了,因此王衡所说的是最稳妥的做法。

    邓展感激涕零,他向王衡大礼参拜道:“邓展谢过公子大恩!”

    邓展家中确实没有什么直系亲属了,对这里也没有什么别的可以留恋的了,如果能够随着王衡迁居到武陵去,那他的母亲自然也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王衡温言道:“那你就回去吧,这一次去宛城你也不用去了,在家里好好陪一下你的母亲吧!”

    邓展听了这话更是大喜过望,这一次王叡去宛城,只会带上主要将领、幕僚和一千人的精锐部队,其他人都要留在新野等待他们回归,这至少就要好几天,这就相当于王衡给他放了几天假,他再次谢过王衡,便一溜烟的去了。

    **********

    几天之后,王叡一行抵达了南阳郡治宛城,这一路上,不少南阳大族、黔首百姓都箪食壶浆来犒劳到南阳来平乱的州兵,一些曾经支持过王叡的南阳大族家主也都一一拜见了王叡,到了今天,他们都很庆幸当初对王叡进行了政治投资。

    不少南阳士子还慕名拜见了王衡,这也反映了王衡如今在荆州的名声有多大。这其中,有一些年轻士子也是想要在王衡的面前留下一个印象,如果能被王衡看中,推荐给刺史就最好不过了,有些人还带来了自己的文章,请王衡斧正,实际上就是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打动王衡。

    没办法,士子们读了这么多年书,大部分还是想要有个前程的,可是这年代想要出头的机会太少了,孝廉、茂才固然好,名额太少,他们又不可能直接见到刺史或者郡守,那么,借着慕名而来的借口,见见刺史公子也是好的。

    对于这些士子,王衡也没有冷遇,他总是笑眯眯的留下对方的文章,还有姓名、籍贯等信息,让对方有个希望,也让自己博得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当然,这些人的文章他也会让韩达先看看,看到确实有才华的文章,再由他亲自看,也许还能发现几个有用的人才。

    这一路上,来见他的士子着实不少,到后来,王衡礼贤下士的名声传开之后,一些开始不好意思来见王衡这么一个少年的四五十岁的老士子都拿着自己的文章来请衡公子斧正了,弄得王衡有些哭笑不得。

    虽然在这些士子当中王衡没有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不过这几天韩达还是发现了几篇不错的文章,王衡看了之后也觉得不错,之后他会把这些人的名字交给功曹崔琰,让他进行考察,如果真有才能,可以量才录用,反正州中各从事的掾属还远远没有取满呢。

    来到宛城之后的第二天,又有一位士子来求见王衡,王衡以为又是那种来问前程的士子,心中暗叹一声,不过他还是不得不打起精神来接待,这礼贤下士的名声挣起来难,可是要坏掉却再容易不过了,就像曹操,一辈子举贤任能,却在张松面前给了他一个坏印象,导致张松将西川地理图送给了刘备,这就是一个反面典型。

    他王衡现在还没有什么资本在士子面前倨傲。

    当韩达将一名看上去年近三旬的士子带进来的时候,王衡眼前一亮,只见这名士子身高七尺五寸许,身材挺拔,眉宇间一股勃勃英气,而且看他走路的姿态,明显是练过武,而且是习惯带剑的,只不过在见自己之前,自己的亲卫们让他去了剑。

    这年代儒生、士子带剑的在所多有,不过很多都只是用做装饰的,像这位士子一样练过武的就不多了,这让王衡一下子对他多了不少好感。

    求收藏,求推荐票,老周拜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