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焚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敏绣格格的丫鬟樱桃,不避刀矢,亲往前线,身受重伤,光绪皇帝格外体恤,认樱桃为义妹,加封樱桃为琼珍格格,樱桃从一个侍女,一跃而成皇帝的妹妹,大清国的格格,可谓是一步登天。

    只有和硕格格敏绣,皇上给了她一大笔银子,然后在她的封号“和硕格格”前面加了两个字“护国”,从此,敏绣就是“护国和硕格格”。“护国和硕格格”与“和硕格格”,并无实质性的区别,纯属精神奖励。敏绣已经是和硕格格了,是格格里面的最高级,没法加封了。总不能给敏绣封一个提督总兵什么的,那不符合大清国的规矩。

    宣读完皇上的圣旨,周宪章心头犯起了嘀咕。

    这份封赏名单,章军弟兄们都是高官厚禄,看似皇恩浩荡。可是,这里面对章军弟兄分而治之的意图极为明显。

    周宪章获得的封赏最为厚重,但实际上,全都是虚衔,湖广提督,是正二品的高级武官,可是,圣旨里却又给他加了一个总理衙门大臣、内廷办事。这就是说,周宪章根本不可能去湖广上任,只能顶着个“内廷办事”的名义,留在京城里,那等于是被解除了兵权。

    其他章军将领,则是被拆得四分五裂,有的在朝鲜,有的在东北,有的去了武汉,还有一些,干脆没了兵权,去给袁世凯打下手,吴佩孚更是被派到了福建,距离京城十万八千里。

    很明显,朝廷对章军弟兄并不放心,这是要去掉周宪章的羽翼。

    其实,这份封赏名单,是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妥协的产物。

    按照康有为给光绪皇帝的建议,是要周宪章在外领军,对皇帝形成拱卫之势,这条建议,得到了珍妃的强力支持。

    珍妃这一次是死里逃生。她深深悟出了一个道理,皇上手里如果不掌握军队,总有一天,还会被太后拉下马。所以,珍妃通过他的哥哥志锐,联合一些朝臣,奏请皇上恢复章军建制,由周宪章继续统领章军,驻扎在鸭绿江一线。

    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满清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只有一条,章军没有辫子,算不上是大清国的军队!

    慈禧太后自然站在了满清大臣们的一边,她完全清楚珍妃的心思,周宪章在外领军,巩固皇帝的帝位,反过来,就是严重威胁太后的地位,慈禧太后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没杀掉周宪章,太后已经够窝心的了,岂能让周宪章再次坐大。

    慈禧太后的中心意思,就是两条,不能授予周宪章实权,不能继续保留章军的编制。

    双方反复较量,没有个结果。

    恰巧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回京述职,向朝廷提出一个建议,给予周宪章高官厚禄,留在京城。其他章军将领,可以给予一定的实权,也可以继续带兵,但须分散在各地。

    袁世凯是大清国的大功臣,在威海卫行将陷落的时候,是他稳住了摩天岭防线,保住了威海卫,而且,袁世凯手里握着一支精锐的新军,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在山东战役中得到证实,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袁世凯的建议,朝廷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

    最后,双方达成妥协,按照袁世凯的建议,把章军四散分开。周宪章留在京城效命。这个方案,太后和皇帝都可以接受。周宪章不带兵了,只是顶着个虚衔,住在京城,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这让慈禧太后放心。而章军其他官兵,还是掌握在周宪章的弟兄们手里,这些人统兵在外,一旦有事,也不会袖手旁观,而且,皇帝还有了一个在天津统兵的皇叔,如此一来,皇帝也觉得心里有底。

    袁世凯趁机把冯国璋、段祺瑞要到了他的手下,这两个人是难得的军事人才,袁世凯要扩充自己的新军,求贤若渴。

    现在,袁世凯手下有了三员大将: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这就是后来大家常说的“北洋三杰”。

    诏书宣读已毕,聂士成、周宪章率众将士谢恩。

    载漪将诏书送到聂士成手里,笑眯眯地望着周宪章,说道:“周总兵,不,周提督,本王离开京城之前,蒙皇上亲自召见,皇上说了,我大清国取得对日战争的全胜,周提督居功至伟,是我大清国的第一功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