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最长的一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天以后,江之寒就要离开中州。去体验一个全新的地方和全新的生活。曾几何时,大学生活是一个多么梦幻的未来。现在的江之寒虽然对它的期望值不再那么高,但几分期待总是有的。

    让江之寒高兴的是,在他离开之前,终于看到新项目的正式启动。

    暑假过了不到一半的时候,江之寒就找到温校长(现在正式的头衔还是温代校长,但去掉那个代字应该就是这几个月的时间了),向他展示了一个庞大的开计划。

    从某种角度说,江之寒和他的敌人,前任宁校长有着一样的看法。中州七中位于市区最繁华的地域,离市中心商业中心不到十分钟车程,离市委市政府也不到十分钟路程。这些年来,七中在中州市区和近郊的重点中学中一直只能算二流,最多不过是准一流,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符。

    中州市区和近郊的重点有很多种说法,曾经有人称五大重点,这些年最流行的是说“七大重点”,包括一中,师大附中,实验中学,育才中学。北山一中,八中,和七中。在这七所重点中,一中,师大附中,和育才中学通常被认为是第一档次的,而七中不仅在第二档,还通常被认为和八中一起是敬佩末座的。

    在这个高考挂帅的年代,大学升学率,重点大学升学率,国内顶尖大学录取人数,和文理科状元通常是衡量一个学校水准的在主要标准。这几年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影响力渐大,竞赛获奖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衡量标准。无论是哪种标准,七中都稳定的排在五到八名,一直被其它的几个学校压得抬不起头来。

    宁校长以前谈起这个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为什么我们落后于一中那几个学校,因为我们没有顶尖的老师,也没有顶尖的学生。而长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或者是良性循环)。学校的升学率越高,声誉越高,初中考高中的中考中,最顶尖的学生就更多的涌向那些学校,他们的录取线就更高,总体来说收的学生平均基础就更好,三年下来,很可能升学率就会更高。

    要改变这个趋势。宁校长提出的观点就是,七中需要最顶尖的老师。顶尖的老师可以把差不多的原料做出更好的菜。在他的观点基础上,江之寒加了一点:我们需要最顶尖的学生。如果有了更好的原材料,再加上更好的厨师,做出更好的菜的机会就会大大的增加。

    怎么从其它的顶尖学校手上去抢这两样最稀缺的资源:顶尖教师和尖子学生?江之寒提出的建议很简单:钱。

    就一个字,钱。

    要把最好的老师从其它学校挖过来,七中唯一能拿出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就是更高的报酬,而经济刺激是最现实的也应该最有效的。现在的制度并不禁止老师的跳槽,江之寒没有提太多具体的建议,因为在这方面温校长显然是真正的专家,他知道哪里有可能挖到最好的老师。

    用同样的办法,江之寒建议学校可以引诱中考的顶尖学生选择七中,采取的形式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名称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很多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家庭经济环境一般或者较差,一定数额的奖助学金对他们会极大的吸引他们。从教学环境来说,七中比其它顶尖学校也许差点,但差距并不是那么明显。

    这两件事情,理论上都可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学校用什么来平衡这个支出呢?江之寒提出一个配套的商业开计划来支持。

    江之寒告诉温校长,他看一些美国的资料。受到一些启。在美国,有两套中学教育系统,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平均来说,私立中学的教学水平更高,因为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的教师学生比例都远较公立中学优越。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美国人没有财力送孩子进私立学校,只能选择学费低很多的公立学校。美国的公立学校水平参差不齐,最后导致了一个商业现象:好的公立学校附近的房屋比一个区域同等条件的其它房屋要贵很多,比例可以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一百。

    分析起来,个中缘由并不难理解。美国的小学和中学入学并不以成绩高低录取的,而是划分地域录取的。住在某一个地区,就有资格去分配给这个地区的学校。很多家庭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花大钱送孩子去私校,又害怕他们得不到好的教育,所以都垂青于好的公校。久而久之,在市场的力量驱使下,校区质量成了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

    江之寒分析说,在国内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第一,中国人一向讲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在教育的投入比例上比西方国家应该不会低。第二,温校长提到过,义务制教育已经开始施行,以后可能会进一步的深化。到时候,一个可能的趋势就是小学甚至初中的入学都采取地区就近入学的标准。

    如果是那样的话,学校周边的地产房产的附加商业价值会非常高,而现在大多数人现在并没有意识到。七中有一个相对大面积的校园,校园四周还有一些山坡荒地之类的。

    江之寒提出一个全面的学校商业开计划,先是尽可能的向外扩张校园的覆盖面积,然后是在校园内进行房产开。开出来的房产。一部分作为教师的集资住房福利房,另一部分作为商业房向外销售。如果以上的分析是正确的,这部分商业房应该可是卖出很好的价钱,因为它有重点学校的附加值在里面。

    当学校的名声进一步提升以后,江之寒认为学校可以开办所谓的高价班,对离中考分数线差一点但查的不多的学生收取“助学费”。譬如说,差5分交5ooo元赞助费,差1o分交1万元,差15分交2万元。当然,太差的学生也不能要。这一批高价学生相对的素质可能会差一点,但在好老师的调教下,应该也不会太影响最后的升学率。现在学校也收极少数的关系学生,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