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家族穿越种田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就是张家姑娘出阁的正日子了,以前我们没机会亲眼见识古人的婚丧嫁娶风俗,这次碰上了,怎么也要去看看。

    早晨天还有点阴沉沉的,一出屋门就能感觉到寒气扑来,我们只好穿的更厚些,再把羽绒服先套在袍子外面。

    等过了山洞,把衣服和该藏的东西藏起来,一堆人便小心翼翼、东钻西蹿的从小路下了山,再若无其事的绕到村里的大路上。

    到了张老汉家门外,就看到已经有许多看热闹的村人在了,他们有老有少,一个个脸上也都喜气洋洋的,讨论着将要来迎亲的这位外村女婿的家世人品。

    听着他们说,张老汉的这位女婿,家境在十里八村里算不错的了,住在紧挨着县城的白村,家里田产颇丰,且还在城里读过书,是个识字的。

    虽然张老汉家里的条件也不算差,但到底是高嫁了,听村里人的意思,这婆家主要是看中了新娘子的出众相貌。

    张家姑娘之所以拖到十六才出嫁,也是因为自身颜色好,以前一直不愿意低嫁,才等到了媒人说了这门好亲事。

    这位张家姑娘我们是见过的,要说她的相貌,在附近村里倒算是数得上的了,而且她身材丰满,气质大方,行动上爽快伶俐,女红手工据说也不错,才等到了这么个金龟婿。

    都说唐朝人以胖为美,不过现在或许是因为立朝还没太久,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正在成型中,社会上对妇女们的身材要求也还没太明确,以胖为美的说法还不太流行。

    但在各方各面的生活中,唐人追求宏伟大气、慷慨豪放的审美观念却已开始成型,也影响到了唐人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

    其实我倒觉得,我们家里这几个姑娘,会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她们生长在女权更为开放的现代社会,见识和气质都远胜这时期的姑娘、小姐们。

    不过她们都受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身材大概在古人看来会有些偏瘦。

    可惜未婚的两个都算有了对象,另一个却像处在中二晚期,还不到开窍的时候呢。

    我们这样站着听着等了没太久,就听到村头传来了热闹的人声,远远的便看到一群人并着几辆大车缓缓行来,最前头的是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官。

    围观众人一看,纷纷一拥而上,一堆人将路差点都堵上了,个个笑嘻嘻的叫新郎拿出彩头,“贿赂”过了大家才能放行。

    新郎带的司仪便大声喊着吉祥话,一边向人群中抛撒混着铜钱的喜果,待堵路的村民们觉得差不多了,才满意的给他们放了行。

    新郎官也终于跨进门内,我们打眼一看,见他穿着绛色的圆领袍子,头上戴着幞头,腰上挂着美玉。

    虽然长相略普通了点,但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让这身行头一衬,新郎官看起来也算个青年才俊了。

    众人跟着一起挤到了院门口,女方亲戚便拉着新郎不让进了,先是出一些口头刁难,又假装凶恶的要赶人,除非他完成了各种难题。

    于是一边让司仪又给了好处,新郎也被灌了酒,喝了一碗黑乎乎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才被众人放过,让他给岳父岳母行礼。

    岳父受了礼却不松口,只叫他当场作一首好诗出来才罢。

    新郎便随其意,先故作沉吟一会,再张开口高声吟道:

    “喜气拥门阑,光动绮罗香,行到花下处,悟身非凡客,”略一停顿,环顾一圈,又向新娘窗下接着喊。

    “不须朱粉浓,嫌怕太红白,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这首诗由他读出来,起转承合,抑扬顿挫,颇有古韵。围观众人听了果然纷纷拍手,交口称赞其才学。

    当然,我们都明白这该是提前作好了准备着的。

    这新郎官到底是好家世出来的金贵女婿,新娘家人也不敢为难他太过,便算放过了。

    随后,新娘子终于在千呼万唤中,缓缓的出现在了门口。

    众人争相看去,只见她身穿青色连裳,外罩更深一层的长裙,革带、袜履均同色,发髻高耸,头戴金饰花钗,半披着一小块绸布盖头。

    娘家的老丈和哥哥们见状,便急忙抱了一卷卷地毡、席子或被褥,依次铺在新娘脚下,让她踩着走,直到另一头的新郎处才止。

    新郎喜气盈盈的接到了娘子,便迫不及待的就要带着走。

    这时候新娘的母亲却拉着女儿不愿放手了,新娘也受其感染,转过头抱着母亲掉起眼泪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