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家族穿越种田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cript>

    三轮车说起来也不难造,其主要材料的木材和钢铁这时候都很容易得,但想要把他们组装成型却有些困难,因为车子最重要的部分轴承、链条和刹车,都对铁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我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也听表叔和思颖他们讲过,唐时是有很多东西都比先代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改进。

    但在冶铁铸钢方面,在近三百年的统治历史上却没有多大的技术进步,更别说还只是开朝没多久的现在了。

    不过从前人那里传下来的,外面的冶铁法子也有几种——有需要反复捶打的百炼钢,也有省时省力的灌钢法,当然,后者得到的铁材硬度更高一些,改进一下或许能为我们所用。

    不过在那之前,还得去洛阳和那个大商人见面商谈,看看他到底有多大能力,是不是真对我们的车子有很大兴趣,这些还得靠胡二去慢慢联系,我们倒不急。

    现下店里并不忙碌,地里的活计却接连不断,要管理好一块庄稼地,需要花费的精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锄草这活男人女人都能干,但要一直低头弯腰,时间久了脖子会酸,所以老爸没让我加入。

    不过我也并没闲着,而是去不远的鱼塘边喂鱼,身边还跟着一大一小两只梅花鹿,时不时伸头到我手里抢食料吃。

    大的这只还是去年掉进过陷阱的那一只,在我们的篱笆里住了一段时间,又在磨坊里过了冬,天气暖和后我们就把它放了,没想到过了俩月后它竟然又带着一只小鹿回来了。

    对这样美丽又有灵性的小精灵,我们不忍心也没必要杀掉或者卖了,它们也不怕人,每次来找吃的我们也都给,偶尔小孩子们出来时还可以跟它们一起玩耍。

    所以它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且不知什么原因,最近都敢主动靠近雾墙了,看样子也没受到什么伤害,既是无害的,我们就也没想赶走它。

    昨天一大早表叔就下了山,言明晚上不回来了,二姑奶奶乐呵呵的答应,看得老妈一脸惊奇。

    她知道表叔和王公子的关系后,就好奇二姑奶奶是否知道,还想不通一个老太太怎么能那么坦然的接受——最后归根于人家已经有孙女了。

    我是说不通她了,只能拜托二姑奶奶时常“教育教育”她。

    避开她们的谈话,我去东院帮小侄女拿东西。

    我们家的潇潇小公举已经一岁多,开始不满足于只能四脚着地,已经学着走路了,还会咿呀咿呀的说话,东边睿睿用过的学步车、摇摇车都还留着,这时候正好再传给妹妹。

    我们也能给他们再做些玩具、用具,但现代带来的那些毕竟不同,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到。

    所以这些东西我们都仔细着用,保存好了说不定还能传给以后的孩子,最后成为全家族的传家宝呢。

    天气一日热过一日,山谷里虽然树木茂密,但有山挡着,风也吹不进来了,即使气温不高也透着闷热。

    特别是晴天的中午,呆在屋里又没有空调、风扇,反而不如院子里荫凉。

    大哥和师哥们合伙把院里的车棚腾了出来,又修缮、加宽了一些,摆上藤椅、桌子,就成了大人小孩们纳凉的好地方。

    闲暇时我们也能围在一起摸把牌或打个麻将,连太爷爷也能找表叔偶尔下个棋了。

    在厨房里闷的满头大汗后,我干脆把案板也搬到了院子里,一边悠闲地切菜雕花,一边看老妈逗孙女,过了会儿梁珺和梁玥也抱着睿睿过来玩了。

    也因为天热了,第一茬菜里的小白菜、水萝卜这类已经早早被我们收了,萝卜个头不算大,味道还挺冲,拿来做蔬菜丸子正好。

    本来用擦板把它们擦成细条就行,不过我却愿意用刀慢慢切,可以借机会练习刀功。

    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我也知道一个好厨师刀功是必须得过关的,在对自己用刀的力度和速度着重锻炼了一段时间后,我现在要快速切出又细又均匀的菜也算是手到擒来了,所以又开始练习雕花。

    坐在藤椅上用小刀雕了一会鸟头、兔子,再抬头却发现桌面上的东西少了些,找了一圈,才发现是被小孩儿“偷”走了。

    那边一对小兄弟正拿着一只“孔雀”,皱着脸却坚持的一人一口吃着。

    “哈哈,”我忍不住笑起来,“萝卜有什么好吃的,看一会不辣哭你们,去叫姑姑到屋里拿两个苹果来吧,我切小兔子给你们吃。”

    梁玥也哈哈笑着拿了几个青色的小苹果和一包糖过来,我照着说的给他们切了一盘,又撒上些糖,让他们端了去和奶奶、妹妹们一起吃。

    这季节能吃的苹果也大多有些酸涩,要撒点糖才更好吃。

    下午太阳快落山,下地干活的人们才陆续回来,一个个洗了手脸摊在藤椅上休息,我给他们端了凉好的绿豆汤解渴,老妈已经在做饭。

    不久,表叔也春风满面的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两本书,看到我们都在就顺脚拐过来,同时把书递给我们。

    我接过一本,那封面上是楷书的两排字,分别写着书名“通用算经,上”,和作者名“伏牛山人、落拓公子合著”,我看了表叔一眼,他既有高兴也有欣慰。

    展开书页后,首先看到的是编者按,说了些著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编者的一些巧思和创新,最后是著书的目的和对算学发展的期望。

    再后面就是目录和正文了,章节条目清晰明了,排版疏落有致,汉字中还穿插着一些小示意图,除了算法释义,还有相应的题目做例子。

    我把书摊开放在桌上让他们一起看,那边大哥拿了“下”那一本,也打开了展示给我们,形式大同小异。

    正文我没有细看,因为表叔编写的过程中我差不多都看过了,这整部算经里的内容,大部分是现代时小学和初中的数学知识,还有一部分生活中常用的数学常识。

    这本书的表述方式比起现有的那些算学著作,可谓是浅显易懂,几乎没有拽文的地方,举例也是往通俗了说,务必使看的人能够学会运用。

    当然,往早了说,我们祖先的科学成就还是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算学就是其中之一,现代人中肯定也不乏精通的。

    表叔在编写过程中也加入了对古人的算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